【奋进的春天】做种质创新的探索者 他为“绿美广东”培育“中国芯”
央广网广州3月21日消息(记者 官文清 实习生 陈思茜)3月21日是春分节气,春风送暖,正是岭南大地一年里育种植绿的最佳时期。在广东省林科院的实验室里,首席专家郑会全和往常一样,小心翼翼地将标记好的杉木种子分门别类,储存进实验室的“种子银行”里。
“别看这些小小的种子长得都一样,但每粒种子里面包含的遗传信息极为复杂,各有不同。”2010年阴差阳错之下入职广东省林科院后,13年来郑会全坚守在育种创新的道路上,从事着杉木、南洋楹、乐昌含笑等商品林树种的遗传改良与种业工程研究。
“种子是农业和林业的‘芯片’,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要牢牢抓住种质资源这个战略性资源,通过自主创新,逐步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郑会全在接受央广网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
刚入职时,郑会全接触的工作主要是开展种质资源调查、收集、杂交制种和造林测定等传统育种工作,经常需要往返全省各处山林,与虫蚁为伴。
“当时经常坐火车去到韶关乐昌的林地里,最开始工作技术上的含金量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很辛苦。”从实验室白大褂做科研,到荒郊野岭风餐露宿,郑会全攻读博士时所熟悉的分子生物学知识和研究技能没办法派上用场,这让他产生了强烈的“落差感”。
“年底回去试验林地调查的时候,发现年初造林测定的苗子已经长到一米多高,心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那时候的郑会全逐渐领悟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重要性,培育出让林地绿起来、木材多起来,经济和生态效益发挥起来的良种,比写出一篇漂亮的论文更具有吸引力。
在掌握了传统育种理论和技术、并把育种资源基础打牢后,“不安分”的郑会全尝试将分子育种理论方法和传统育种技术进行融合。
“近10年,分子生物育种浪潮很高,我也想做一些‘接地气’的成果。”郑会全拾起自己在硕博时期的专业相关知识,通过利用分子遗传距离来辅助创制杉木优异新种质,不断挖掘新的种质资源,选育出速生优质高抗新品系。
据介绍,以前的种苗杂交制种是“拉郎配”,凭经验认为两个长得好的亲本杂交后,产生的子代一定会比上一代长得好,但结果往往不尽然。“后来我就把分子生物体系‘揉’进传统育种中,尤其是把亲本的基因型分析出来,利用分子生物学育种理论预测亲本的交配潜力,知道选配哪两个亲本是最适合的,这样培育出超亲本种苗的成功率比以前大幅度的提升了。”
郑会全带领团队选育的杉木良种种苗质量优、速生、适应能力强、造林成活率高且成林快,受到了造林公司、林场和林农的青睐。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系列苗木在广东韶关、清远、佛山和广州等11个市30多个县区大量推广种植,同时还销售到广西、湖南、江西等邻近省(区),累计推广造林超过73万亩。近三年成果应用新增利润4.2亿元、新增碳汇价值2.0亿元。
目前,郑会全主持的“杉木优异品系选育及扩繁关键技术”等多项研究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和南粤林业科技奖等奖项。此外,他还被评选为“全国林草系统先进工作者”,主持/参与编制国家林业行业标准、广东省区域标准12项。
对于自己获得的荣誉,郑会全说:“荣誉属于共同开展这个事业的人,我只是多做了一点点。”
“我们这个团队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在深入基层进行林业工作时,郑会全也接触到很多长期甚至是一辈子从事林业工作的技术员。2020年,郑会全的林业“引路人”胡德活研究员退休,郑会全领上了“接力棒”,带领着团队继续开展林业研究。
作为新一代的“林业人”,郑会全正着手梳理以前调查档案中的数据,用现在最新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活化”这些“沉睡”的“宝藏”。
“这样就知道整个育种几十年之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去系统研究育种进程,这样才可以弄出新花样。”郑会全表示,林业事业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长时间坚持下去的工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往开来。
也正是一代代林业人的前赴后继,推动了广东林木种苗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广东全省累计收集保存优良林木种质资源近20000份,面积约1.2万亩,选育出优良种源、家系、无性系1000多个。全省现有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9处,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5处,其他各类林木良种基地5处,乡土阔叶树种采种基地5处,主要红树林种苗生产基地8处,全省造林良种使用率达到年均61%。
对于未来的重点工作,郑会全期待能够为林业优质种苗资源制作“分子身份证”,通过系统分析评价现有广东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生态适应性及利用价值等,构建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及育种评价系统,建立种质/品系DNA指纹遗传鉴别方法体系,利用大数据指导开展育种研究。
“我希望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成生产力,推动种质培育工作,在造福林农的同时,为绿美广东建设、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贡献更多自己的力量。”郑会全憧憬道。
林业事业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到底的工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