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共和国同龄‖最美青春献给了铁路电气化事业
坐落在秦岭脚下、渭水之畔的陕西宝鸡,是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的发源地。1959年元月1日,沟通我国西北、西南的首条铁路大动脉——宝成铁路开通一周年之际,来自全国16个铁路局、86个基层单位、10个科研院所的电气化“精英”,在这里建起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力机车段——宝鸡电力机车段(现更名为宝鸡机车检修厂)。
建段以来,老一辈铁路人首次驾驶电力机车穿山越岭,飞度“千古销魂道”,实现了中国铁路牵引动力由“蒸汽”到“电力”的历史性革命,标志着新中国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段电气化铁路。
“我从农村来,招工成了铁路工人,在铁路上入团、入党,这些全靠组织的信任和培养,只有把工作干好了,才对得起党,对得起铁路,心里才会感到踏实。”曹均宽说。
曹均宽,1949年10月17日出生于陕西省扶风县上宋乡管家村,家中三代贫农。1967年,正上初二的曹均宽突然被告知,学校要解散了,包括他在内的一群学生娃被迫休学了那会儿,正值县里组织各乡镇富余人员到引渭渠干倒洪工程,曹均宽和同村三个年轻人被选派到工地上干活。“这娃工作踏实,还很‘灵光’,让他当小组长吧!”在乡干部的举荐下,曹均宽当起了“娃娃头”,后来又干上了施工队长,带着全县180多人在工地上打水泥。一干就是两年多。
1969年底,全国掀起了工业生产热潮,陕西省内铁路、公路、纺织等各行各业深入县、乡招工,以扩大生产。国棉五厂、陕西公路和铁路系统等五家单位到扶风县招工。
走,到城里当工人去!跟曹均宽一样,很多年轻人抱着这样的想法报了名。经过严格政审和体检,曹均宽同400名扶风老乡被招到了铁路上,安排在宝鸡电力机车段上班,其中200人负责修火车,200人从事铁道供电作业。
曹均宽回忆说,初到单位时,目光所及之处,除了象征着铁路的火车头,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生产厂房。对面是家属区,零散立着两栋家属楼和一栋单身宿舍,四周被庄稼地包围着,远处是荒凉的渭河滩,一切跟在老家农村没啥两样!刚招工进单位,段上办起了学员培训班,主要讲安全规章和制度。当时,全国范围内积极“备战备荒”,曹均宽等学员又被派去打了两个多月的防空洞,之后才正式安排了师傅,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铁路工作。
与曹均宽相比,比较“幸运”的是同一单位、同一车间、同一班组的工友李钰明。
1949年3月19日出生的李钰明,是个“铁二代”,河北磁县人,比曹均宽早两年参加工作,接班进入铁路系统,其父亲在当年的西安铁路运输学校任教。
虽然进入单位的渠道不一样,但两人却分到了同一班组——检修车间包修二组。李钰明介绍说,刚参加工作时,全段共有25台法国进口“六丫二”型电力机车,还有4台国产“六丫一”型电力机车。这些机车全部由车间二个包修组承修,包修一组负责单号车,包修二组负责双号车。
李钰明口中的“六丫一”电力机车,实为我们国家在借鉴苏联“老大哥”技术的基础上,仿制的首批国产韶山号6Y1型电力机车;“六丫二”机车则为首批从法国进口的6Y2型电力机车。机车型号中的“Y”代表引燃管整流,因字母与汉字“丫”相近,工人们都习惯把“Y”叫做“丫”。
当年,两种型号的电力机车在秦岭至凤州区间运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运输效率,但6Y1型机车却由于质量问题经常“趴窝”,6Y2型机车引燃管、牵引电机等部件也是故障频出。“一台车有12个引燃管,水桶般大小,作用是通过整流,将接触网上的2.5万伏单相工频交流电转变成机车所需的直流电。”李钰明说,随着铁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后来的检修过程中,技术人员提出引燃管“改硅”方案,即将引燃管整流改为先进的半导体硅整流,并奔赴全国各地寻找半导体制造厂家,联合开展技术研发。
为此,段上专门成立了制造二极管的半导体小组,并与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采用当年世界最先进的硅半导体技术,成功完成“改硅”方案,提升了机车运用性能,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并首开进口机车配件国产代用的先河,给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外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电气化事业得到了大发展,为了提升检修能力、拓展生产规模,宝鸡电力机车段先后组建冶炼车间、制氧班组、木工房和电镀房,工人们自己造氧气用于冶炼钢铁,制造机车配件;扩建牵引电机检修场地,打造机车轮对大修生产线,整车检修及机车大部件大修能力在全国铁路机务系统处于领先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电力机车第一段”。
上班近四十年,曹均宽先后从事机车电工、钳工及工班长、车间支会主席等不同岗位,但不管干什么工作,他都竭尽全力做到最好,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被工友们称为“老黄牛”。担任工班长32年中,他所带的班组被授予“铁道部先进集体”,他本人也被评为铁道部先进个人,多次获得路局和分局表彰。
在铁路上工作,曹均宽记忆最深的事,就是代表单位在去上海、天津等港口接回法国机车的经历。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了提高宝成铁路运力运能,我国从法国进口了一批6G型电力机车,并成立“新车组”,设国内、国外两个接车小组。有着贫下中农身份的曹均宽,因“家庭成份好”,爱学习且干活有“巧道”,与工友王力等人委派到上海接车。
接车期间,曹均宽等人暂住上海,根据法国货轮到港情况,先后转战天津、大连等港口,配合法方代表组装机车。到港后,先是清点机车部件,再利用港口吊装设备完成组装,最后以“无火回送”的方式,附挂在蒸汽机车后部拉回宝鸡。在段上,技术人员还要与法方代表配合,做好机车调试、验交等工作。
当年,段上在验交法国机车时发现,机车变压器线圈存在设计缺陷,可能影响行车安全。问题提出后,法方代表起初予以坚定否定,认为他们的技术不可能出现问题。后来,在技术人员的一再坚持下,法方派来了该型变压器的设计师前来解释,经过激烈辩论,在有力的证据和事实面前,法方不得不承认设计有问题,并答应赔偿我国一笔外汇。后来,该笔赔偿款以向法方订购机车配件、自动信号机等铁路部件的形式相冲抵。那段时间,曹均宽和李钰明同法方代表有过短暂的工作接触,两人坦言,虽然听不懂法语,但法国人对工作的精雕细琢和敬业精神,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值得我们学习。
当年,从国家到省里、部里,再到宝鸡市,对接待法国人都很重视,在铁路地区为其安排了住宿生活区,并成立了专门的服务组,负责做好接待工作。李钰明说,毕竟是外国友人来到咱们国家,在自己单位,彼此之间的工作交往,就相当于外事活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形象,工友们都很兴奋,也很谨慎。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法方代表是电力机车检修、运用的“专家”,有很多专业知识要向他们学习请教。
在李钰明的记忆里,当年从法国引进的机车,除了领先的技术外,对检修工人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带来了很多当年先进的检修工具,有的工具自己连见都没见过,比如套筒扳手、吸锡器等,确实很好用。如今,看到单位承修的车型由当年的国产、进口两三种,到后来的全部国产化、车型及修程多达32种,检修规模也提升了十倍多,许多比国外更先进、更加智能化的检修工具,在生产一线得到应用普及。特别是中国高铁走出了国门,中国铁路工人也成了外国人眼中的“专家”,李钰明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虽已退休,但每每提及自己所在的单位,提及所从事过的工作,曹均宽和李钰明依然感到自豪。因为,这里曾留下了他们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岁月,这里曾见证了新中国电气化铁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领先的沧桑巨变,这里曾被誉为“中国电力机车技术、人才和管理的摇篮”。
1969年,成都铁路局马角坝机务段成立时,宝鸡电力机车段71名技术骨干开着火车前去支援。后来,襄渝、石太、成昆、陇海、京广等铁路电气化上马,勉西、石家庄等电力机务段建设时,先后有数百人前去支援。建段以来,累计为兄弟站段、铁路院校和地方铁路输送各类人才2400余人,代培上万人。仅曹均宽所在的班组,就有近30人被调出支援全国铁路电气化建设。
“第一套电力机车检修、运用规程是我们编的,经铁道部审定后,在全路进行了推广!”提及曾经奋斗过的地方,两位老人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外出学习或出差,一听说是宝鸡段的,都对我们特别客气。我们也很慷慨,把自己掌握的业务知识和检修经验毫不保留地讲给他们,毕竟大家都是为了铁路建设,为了社会主义做贡献嘛!”
曹均宽说,当年条件虽然艰苦,但工友们都很卖力,进车来活了,大家争着干抢着干,好像从不知道累似的。晚上回到简陋的宿舍,也总聚在一起,聊着“今天又学会了什么,攻克了什么难题”,一大口高粱面下肚,什么烦恼都没了。“那时的宝凤段电气化铁路,是全国唯一一段,也是国内最先进的铁路技术。上班时,单位门口还有铁路警察站岗,感觉特神秘、特威风!”李钰明笑着说,就连穿上铁路服、别着单位徽章上街,都感觉“自带光环”风光的很。男同志找对象都有优势,女方知道咱是搞电力机车的,包准满意。
在包修二组干了二十几年,李钰明调任车间生产调度、副主任,后又调到材料科工作,直至退休。退休后,爱好广泛的李钰明参加了老年合唱团、舞蹈队,还上了老年大学,每年他都要带着老伴出去旅游,网上购票,高铁、普速换着坐,“火车头变好看了,速度更快了,乘座很舒适!”
一同退休的曹均宽,则在家带带孙子,时常与老工友小聚闲聊,回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畅谈身边悄然发生的变化。日子虽简单,却很充实。
当年,曹均宽、李钰明参加工作时,正是中国铁路电气化事业艰难起步之时,也是我们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阶段。如今,与共和国同龄的他们,参与并见证了中国电气化铁路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历史跨越,切身感受到了伟大祖国70年的发展巨变。
新闻热线:法务部邮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情况反映热线:
如果不是1969年底的那场招工,曹均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从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关中农民,转身成为一名铁路职工,在陕西宝鸡从事电力机车检修工作。